上海智能回收機、垃圾分揀機器人 垃圾回收這是技術活兒
智能回收機、垃圾分揀機器人、社區回收員……各類科技創新與“互聯網+”嘗試正在破解中國垃圾分類回收難題——
垃圾回收,這是技術活兒
2月20日,北京,早晨,陽光驅散著陣陣寒意,穿上淺黃色的工作服,小黃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工作人員趙玲,在鹿港嘉苑小區開始了新一天的忙碌。小區里剛安裝一組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居民們都很好奇,趙玲的工作就是盡快教會大家怎么用,哪些垃圾能投,哪些不能投,怎么獲得“環保金”。同時,負責垃圾清運工作的任師傅,正依據實時監控大數據系統趕往垃圾滿載的小區,把垃圾裝車運往位于通州的分揀中心。在這里,垃圾將被分揀、壓縮、打包,送往資源再生企業。
這家名叫小黃狗的公司,成立不到1年,已在全國33個城市布置了超過1萬組回收機,APP用戶達260萬人。在全國,像小黃狗這樣利用自主研發、自主生產的智能設備進行垃圾回收的公司還有很多:有的利用平臺優勢,推行“社區上門回收”;有的運用智能分揀機器人,將垃圾“吃干榨盡”;有的與公益組織合作,扎根社區……
近年來,隨著《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逐步落實,中國垃圾分類事業步入快車道。在這個過程中,科技為解決傳統垃圾分類難題提供了新思路。那么,垃圾分類帶來了什么“黑科技”?老百姓愿意參與嗎?科技和“互聯網+”如何助推垃圾回收行業轉型升級?本報記者進行了走訪。
垃圾分類有了“黑科技”
每天早上,北京望京地區鹿港嘉苑小區居民李阿姨都會下樓,在小區里遛遛彎兒。跟以前兩手空空不同,今天她特地帶了一口壞鐵鍋。原來,她發現小區里多了一排投垃圾的機器,還有工作人員在旁邊教大家怎么用。好奇的她也準備去湊湊熱鬧。
接待李阿姨的是小黃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工作人員趙玲。她幫助李阿姨用手機在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上掃碼,點擊“金屬回收”選項,最左邊的回收箱立刻打開。李阿姨把鐵鍋投進去,隨后點擊“投遞完成”按鈕,屏幕很快顯示,這次投放的鐵鍋重0.43公斤,獲得環保金0.25元。趙玲說,這筆錢已經存入李阿姨的手機APP,超過10元就能提現。
“我之前沒用過,看見別人在用,就來試一試,沒想到挺方便、挺可靠的。”體驗一番后,李阿姨對機器很滿意。她說,家里的紙箱子、壞家電很多,以前有的扔到樓道里。以后她會把這些垃圾攢起來投遞,不會亂扔了。
“這組回收機內部并不簡單。”小黃狗項目北京分公司工作人員介紹說,回收機集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云服務、實時支付系統等前沿技術于一體,具有準確定位、掃碼投遞、自動識別、滿載預警、智能稱重、人臉識別、垃圾追溯等功能,可有價回收金屬、塑料、紡織物、紙箱等,還能無償回收電池、玻璃等。
回收機如何進行智能識別呢?據了解,對于塑料瓶等可視覺識別的垃圾,機器通過安裝的3個攝像頭抓拍進行識別。對于紙質類垃圾,機器通過投入物品平均密度、體積等,判斷其屬于紡織物還是紙類。目前,這樣的回收機在北京已有1000多組;在全國33個城市,這個數量達到1萬多組。
這些垃圾接下來如何處理呢?作為包括鹿港嘉苑在內3個小區的垃圾清運員,任師傅利用公司自主研發的實時監控大數據系統,監測著回收機里的垃圾密度。當一個回收箱密度超過80%,任師傅所在的清運團隊就會出動。隨后,一輛輛滿載垃圾的車輛,會將這些垃圾運往位于通州的分揀中心,經過精細分類后,送到資源再生企業作為原材料。下一步,小黃狗公司還將拓展大物件上門回收、搭建網上商城、環保大數據及垃圾分類征信系統等服務。
用科技“武裝”垃圾回收各環節
“黑科技”正在為破解傳統垃圾分類難題提供新思路。總的來看,這些創新模式主要有:
一是將垃圾回收鏈條變得智能化、專業化。一些企業研發了智能化垃圾分類回收箱,實現了居民刷卡或掃二維碼開箱、滿溢報警、投放換積分換現金、監控回溯等。有的企業自建專業化垃圾清運團隊、分揀中心,整合廢品回收商、資源再生產業、垃圾處理事業單位等,打通垃圾回收鏈條。例如,小黃狗公司研發的云騎系統,能夠實現清運車輛和人員線上調度、及時響應;從事塑料瓶回收的盈創公司建立的專業生產線,生產的塑料顆粒能達到食品級。
另一種是將“互聯網+”和公益組織相結合。擁有巨大用戶量和平臺優勢的支付寶,近期在長三角地區14個城市3萬多個小區試點上線“垃圾分類回收平臺”。居民通過手機預約,社區回收員會上門將廢舊家電等廢品取走,賣廢品所得自動轉進居民設置的提現賬號,跟寄快遞一樣方便。
此外,深圳市一個家名叫“優服美家”的企業嘗試與近10個志愿者協會合作。前者負責垃圾分類APP研發、運營和回收垃圾處置,后者負責小區垃圾的分類回收。居民將垃圾分類裝好后送到小區回收點,志愿者稱重、掃碼后,居民的APP賬號就會增加積分,憑積分換取禮品。目前,這家企業已實現盈利。
還有一種是做好末端處理。中國人生活垃圾中,餐廚(廚余)垃圾占了大半,成為傳統分類難題。在寧夏銀川,每天約40噸的尾菜廚余被送往西夏區尾菜廚余資源化利用中心。通過加工,這些尾菜轉化成6.5噸左右綠色飼料、肥料。在浙江桐廬,這些產品還被擺上超市貨架售賣。在上海,一些小區引入濕垃圾處理機,將果皮菜葉等濕垃圾變成肥料,居民甚至吃上由此種出的蔬菜。
垃圾經過細分,也能“變廢為寶”。在廣東省揭陽市綠源垃圾綜合處理與資源利用廠,生活垃圾會被再次細分。經過分類回收可再生物質、剔除重金屬和塑料等有害物質、去除沙石和水分等步驟,剩余的可燃物被粉碎定型,燃燒熱值與褐煤相當,還減少了7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更為環保。經過處理,其生活垃圾再生利用率達到98%。
讓百姓感受新進步
依靠技術創新,發動創新思維,錘煉互聯網、物聯網技術引領的新運營模式,各地通過和科技企業、創業平臺合作,讓百姓真切感受到科技創新給垃圾分類工作帶來的進步。
“在垃圾分類過程中,科技創新和互聯網的作用很有必要。”環保社會組織零廢棄聯盟政策顧問毛達對記者表示,人們如今接受信息都是通過移動互聯網,借助智能技術、物聯網技術等能夠助力垃圾分類。
毛達同時坦言,現實是殘酷的,此前互聯網+垃圾回收的創業項目已經有一批被淘汰,這說明二者的匹配并不那么容易,“垃圾分類中的一些基本問題需要回應”。比如,當可回收垃圾得到妥善處理后,如何提升不可回收垃圾的分類效果?如何解決垃圾分類收運的系統性問題?如何依靠設備,幫助人們改變已形成的集體行為?他認為,需要結合技術創新、傳統垃圾分類方式、社區動員、人與人的溝通等,把垃圾分類工作做得更好。
在很多專家看來,垃圾分類與其說是一個科技命題,不如說是一個社會問題。“只有每一個居民參與合作,才能有效解決垃圾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研究室主任李國慶對記者表示,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與社會環境公共性的共識之間仍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將居民對垃圾分類的關注度,從收入回報等個體層次上升到基于環保公共事務的集體層次,重點要培養居民的公共意識。
應該看到,居民對垃圾分類有了一定關注度,這是一個很好的基礎;但對垃圾分類知之不深、缺乏持續行動意愿,限制了很多居民深入參與其中。這些機遇、痛點,其實也正是這一輪從事“互聯網+垃圾分類回收”的創業者思考的新方向。比如,更強調和居民的交互,增加用戶黏性、提升盈利能力等。
依靠資本市場融資創立運營的小黃狗公司,努力在擴張、盈利之間實現平衡,練好內功。“我們希望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并形成規模效應,同時探索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小黃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創始人唐軍表示,為確保平穩運營,公司目前只在入住率達到500戶以上的小區布設回收機,并通過與街道、居委會、物業公司合作開展多種線下環保教育活動,激勵居民養成垃圾分類習慣,提高用戶黏性。
說服人們把垃圾投進智能箱里
據統計,中國每年新增固體廢物100億噸左右。要說服人們把以往隨意丟棄的廢棄物分好類后,送往一個個智能垃圾箱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進一步落實好相關制度很重要。2015年,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提出,完善資源循環利用制度,實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動生產者落實廢棄產品回收處理等責任。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提出,在全國范圍內選擇10個左右有條件、有基礎、規模適當的城市,在全市域范圍內開展“無廢城市”建設試點。《方案》指出,打造“無廢城市”,需要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培育產業發展新模式,并提高政策有效性。發展“互聯網+”固體廢物處理產業,推廣回收新技術新模式,鼓勵生產企業與銷售商合作,優化逆向物流體系建設,支持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建立在線交易平臺,完善線下回收網點,實現線上交廢與線下回收有機結合。
李國慶指出,生產企業作為環保受益者,充當著污染加害者角色,應承擔垃圾分類處理相應責任,逐步自主地把環境保護納入生產全過程。他同時呼吁,加快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立法,加速確立企業法人的社會責任和法律責任,研究企業履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的合理財稅支持制度。
一批社會資本正在攜“互聯網+”設備和創新理念進入垃圾回收領域。毛達說,政府要更好地維護和利用這一良好勢頭,加大對這些創業企業在政策、土地等方面的扶持保障力度,還可以探索政府以資金形式補助專業的市場化公司開展垃圾分類科技研發和創新實踐。同時,政府、創業企業要和公益組織、社會組織、專業社工親密合作,幫助公眾學會垃圾分類、提升環保意識。
打造垃圾分類回收和收運處置的完整閉環,是小黃狗公司的未來目標。為此,小黃狗每進一個城市,都會建立大型分揀中心,未來還將布局制造生產基地、環保產業園,打造相關信息、金融、供應鏈、物流、倉儲等產業鏈。“我們將通過更多‘互聯網+資源回收’的理念創新和實踐創新,讓更多人積極參與其中,共同推動中國垃圾減量化事業。”唐軍說。
- 上一篇:上海機械設備回收公司《三易回收》 2022/3/4
- 下一篇:上海中央空調回收時出現問題應該如何解決 2022/3/4